連續沖壓,自動落料:一種實現高效生產的龍門式沖床創新設計
這項發明(CN219464580U)的主要應用領域是金屬沖壓成型設備技術領域,具體涉及一種龍門式沖床,特別適用于需要連續、高效沖壓出小型金屬圓片的生產場景,如金屬瓶蓋、罐蓋、墊片等產品的制造。
連續沖壓,自動落料:一種實現高效生產的龍門式沖床創新設計
一、 解決的技術問題
在金屬瓶蓋等產品的生產中,需要將大張金屬板沖壓成多個小圓片。傳統龍門式沖床在此工序上存在兩大效率瓶頸:
間歇式作業:每沖壓一次,都必須先停機,將板材重新定位到模具上,然后進行下一次沖壓。這種“沖壓-停止-送料-再沖壓”的模式,導致有效工作時間短,間隔時間長。
繁瑣的頂料過程:沖壓完成后,工件(金屬圓片)往往卡在模具中,需要額外的頂料機構將其頂出,并由人工或機械手取出。這一步驟進一步增加了單次作業的周期,降低了整體生產效率。
二、 關鍵技術創新方案
本實用新型的核心創新在于設計了一套 “輥軸自動送料 + 下模頂升支撐 + 工件自重落料”的連續作業系統,徹底改變了傳統沖床的工作模式。
輥軸式自動送料系統:
由驅動輥、支撐輥和彈性輔助輥組成。驅動電機帶動驅動輥轉動,像軋機一樣連續、平穩地牽引金屬板前進,替代了傳統步進式送料。
彈性輔助輥通過彈簧加壓,可自適應不同厚度的板材,確保送料不打滑。
可升降的下沖壓板:
下沖壓板初始位置低于驅動輥表面,便于板材從上方通過。
當板材送料到沖壓工位時,通過驅動缸(液壓或氣動)將下沖壓板頂升,使其上表面與驅動輥平齊,共同支撐板材,準備接受沖壓。
自重落料與收集設計:
上模的沖壓凸塊與下模的沖壓通槽配合,沖壓出的圓片直接通過通槽落下。
利用工件自身的重力實現自動脫模,省去了復雜的頂料機構。
下方設有可抽拉的收料斗,方便集中收集成品圓片。
協同控制邏輯:
工作流程為:驅動輥送料 → 停止 → 下沖壓板頂升 → 上沖壓板下壓沖裁 → 工件落料 → 下沖壓板下降 → 驅動輥再次送料。此流程實現了半連續化生產。
三、 達到的有益效果
方面 | 效果描述 |
---|---|
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| 取消了“停機、定位、頂料、取件”等多道工序,實現了近乎連續的沖壓作業,兩次沖壓之間的間隔時間極短,生產效率可比傳統方式提高30%-50%。 |
自動化程度高,操作簡便 | 操作員只需進行一次上料,后續的送料、沖壓、落料全部自動完成,一人可監控多臺設備,顯著降低勞動強度和人力和成本。 |
結構簡化,可靠性增強 | 省去了頂料裝置及其控制系統,機械結構更簡單,故障點減少,設備運行更穩定可靠。 |
適用性廣 | 彈性輔助輥設計使其能適應一定范圍內不同厚度的板材,增強了設備的靈活性。 |
總結
本實用新型是一項非常務實和高效的工業設備改進。它沒有追求復雜的技術突破,而是通過巧妙的機械結構重組和流程優化,精準地解決了沖壓生產中“等待”和“輔助操作”時間過長的核心痛點。它將傳統的“間歇式”沖床升級為“準連續式”生產設備,特別適合金屬瓶蓋、墊片等需要大批量沖裁圓片的行業。這種以提升生產節拍和自動化水平為目標的創新,能直接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,體現了強大的實用價值。